县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分析2800字
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初对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推进“三个年”工作目标的要求,为了更准确地获知县域内公众对我县环境状况的感受,充分了解公众对我县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生态建设方案与环保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优化全县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4月下旬,xx县统计局利用社情民意调查CATI访问平台,0912-46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进行公众环境满意度调查。
调查表明:群众对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满意度不高,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弱,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一、基础调查资料情况
此次调查年龄分布情况是18-29岁的占到2.4%,30-39岁25.9%,40-49岁占到24.9%,50-59岁占到31.4%,60-69岁占到15.4%。其中:城镇居民占到82.6%,农村居民占到17.4%。男性受访者占到33.8%,女性受访者占到66.2%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居民对生态环境总体满意度不高
在成功访问的居民里,87.5%对我县生态环境表示满意。2023年我县生态环境质量依然得到了更上一层的公众认可度,87.5%的受访居民认为我县生态环境相比2022年有较大改善,10.3%的受访居民认为新一年的本地环境没有明显变化,有0.9%的受访居民认为环境变差了。而75.2%居民认为当地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了。
(二)三大保卫战成效不佳
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收官之年,我县还需继续努力,调查结果显示,28.8的受访居民对空气质量非常满意,59.8%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88.6%。土壤质量满意度(农村)为91.2%。饮用水稍显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同时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针对难点、重点问题,如空气污染、饮用水质安全、土壤质量、公共厕所卫生条件等问题,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更大范围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共同努力。(六)更加突出全民参与
充分调动广大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中来,制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引导公众保护环境,监督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协助相关部门处理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形成建设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的良好局面。